在使用
电力光缆(如 OPGW、ADSS 等)的过程中,安全细节贯穿施工、运行及维护全流程,需从电气安全、机械防护、环境适配等多方面严格把控。以下是关键安全要点及操作规范:

一、施工阶段的安全细节
1. 电气安全防护
高压环境作业:
ADSS 光缆在高压线路附近架设时,需计算光缆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(如 110kV 线路需≥4m,220kV≥5.5m),避免感应电触电;
作业人员需穿戴绝缘服、绝缘鞋,使用绝缘梯或绝缘斗臂车,禁止直接接触未接地的光缆。
OPGW 接地处理:
光缆架设时需全程接地(如每基杆塔接地),防止感应电压累积(尤其在雷雨天气);
接头处的接地电阻需≤10Ω,避免接地不良导致的雷击风险。
2. 机械操作规范
张力控制:
敷设 OPGW 时,张力需控制在光缆额定抗拉强度的 15%~20%(避免超过 30% 导致光纤断裂);
ADSS 的架设张力需根据跨距计算,防止芳纶纤维过度拉伸(通常不超过其抗拉强度的 25%)。
金具安装:
选用与光缆匹配的专用金具(如悬垂线夹、耐张线夹),禁止使用普通通信光缆金具;
金具螺栓需均匀紧固,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光缆磨损。
3. 环境与施工安全
恶劣天气禁止作业:
雷雨、大风(≥6 级)、浓雾或冰雪天气时,严禁进行光缆架设或高空作业;
高温环境下(≥40℃)需控制光缆弧垂,避免因热胀冷缩导致后期下垂碰线。
地下管道施工:
管道式光缆敷设前,需探测地下电缆位置,避免机械开挖损坏电力电缆;
管道内预先铺设塑料子管,防止光缆与管道内壁摩擦受损。
二、运行阶段的安全管理
1. 防外力破坏措施
架空光缆防护:
在光缆沿线设置警示标识(如 “高压光缆 禁止攀爬”),防止人为砍树、偷盗或机械碰撞;
跨越公路、铁路时,需加装防护套管或升高悬挂高度(距地面≥7m),避免车辆刮碰。
地下 / 海底光缆保护:
地下光缆上方铺设警示带,沿线设置标桩(间隔≤100m);
海底光缆附近海域需划定保护区,禁止渔船抛锚或拖网作业(可安装声学驱鱼器)。
2. 电气安全监测
感应电压监控:
对 ADSS 光缆的悬挂点定期测量感应电压(正常情况下≤30V),超过阈值时需检查接地系统;
变电站内 ADSS 光缆的终端金具需可靠接地,避免静电积累。
OPGW 避雷性能测试:
每年雷雨季节前,测试 OPGW 的接地引下线导通性,接地电阻需≤10Ω(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需降阻处理)。
3. 环境适应性维护
防腐蚀处理:
沿海地区的 OPGW 需选用耐盐雾护套(如铝合金镀层),每 2 年检查外层绞线的锈蚀情况;
ADSS 的 PE 护套若出现裂纹(因紫外线老化),需及时涂刷抗 UV 保护涂层。
防覆冰与舞动:
覆冰地区的光缆需加装防振锤(间隔≤50m),并在冬季前清理杆塔上的积雪;
大风频繁区域可安装间隔棒,防止光缆舞动导致金具松动或光纤断裂。
三、维护与故障处理的安全操作
1. 高空作业安全
登杆前检查杆塔基础是否牢固,使用双钩安全带(一点固定、一点移动),禁止单钩作业;
传递工具需用绝缘绳,禁止抛接,避免工具坠落损坏光缆或砸伤人员。
2. 光纤熔接与测试安全
熔接机使用前检查电源线绝缘层,避免漏电;
测试光纤时,禁止肉眼直视光接口(尤其 1550nm 波长激光,可能损伤视网膜);
废弃光纤碎屑需集中收集,防止扎伤皮肤。
3. 故障抢修安全流程
OPGW 故障:
若因雷击或短路导致 OPGW 断股,需先确认线路是否停电,再进行抢修(未停电时禁止接触光缆);
更换光缆段时,需临时接地并使用张力机牵引,避免光缆松弛下垂。
ADSS 故障:
发现护套破损或芳纶纤维外露时,需立即停运该段光缆,防止机械强度下降导致断裂;
抢修时需使用专用提升工具,避免光缆受力不均。
四、特殊场景的安全注意事项
1. 变电站内光缆
进入变电站需穿戴防静电工作服,光缆穿过高压设备区时需用金属波纹管防护;
光缆与高压设备的距离需满足安全规程(如 10kV 设备≥0.7m,110kV≥1.5m)。
2. 海上风电场光缆
海底电力光缆敷设后,需在两端设置警示牌,并通过 AIS(船舶自动识别系统)标注光缆路由;
海上抢修需使用专业敷设船,作业前检测海水流速和风向,避免缆绳缠绕船舶螺旋桨。
3. 强电磁环境
在换流站、变压器附近作业时,需使用抗电磁干扰的测试仪器(如光纤熔接机需屏蔽处理);
光缆接头盒需选用金属屏蔽型,防止强电磁场影响光信号传输。
五、安全管理规范与培训
人员资质要求:
施工及维护人员需通过电力安全作业培训(如国家能源局颁发的《电力通信工》证书);
高空作业人员需持 “高处作业操作证”,每年进行身体检查(禁止高血压、恐高症人员参与)。
应急预案:
制定光缆中断应急方案,明确抢修流程、备品备件储备(如备用光缆、金具、熔接机);
每季度开展应急演练,模拟雷击断缆、外力破坏等场景的处置流程。
安全制度建设:
建立光缆台账(记录型号、敷设路径、维护记录),实行 “一线一档” 管理;
执行工作票制度,所有作业需填写《电力通信作业工作票》,明确安全措施和监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