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用光缆是专为矿井环境设计的特种通信光缆,需适应矿井下高湿、粉尘、瓦斯(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)、机械冲击(如顶板沉降、设备碰撞) 等严苛条件,同时满足矿井通信(如人员定位、设备监控、应急通话)的高可靠性要求。矿用光缆的设计需兼顾 “矿井布线方式”(如固定敷设、移动跟随)和 “安全合规性”,常见类型如下:

1. 矿用阻燃光缆(MGTSV 型)—— 井下固定敷设的主流选择
结构特点:
光纤单元:多根光纤(如 4 芯、8 芯、12 芯)被松套管保护(填充防水油膏);
加强芯:中心或两侧设置钢丝 / 芳纶加强芯(提升抗拉强度,可承受 1000N 以上拉力);
护套:外层为阻燃聚氯乙烯(PVC)或低烟无卤护套,表面印有 “MA” 标志和规格参数。
核心优势:
阻燃性能达标(符合 GB/T 12666.6 阻燃标准),适合有瓦斯、煤尘的危险环境;
防水防潮(松套管 + 油膏填充),可长期埋于井下巷道壁、电缆沟或悬挂敷设;
支持多芯通信(最多可至 144 芯),满足矿井主干通信(如井底车场到地面调度中心)。
适用场景:井下固定线路(如巷道、硐室、变电站的永久通信),是矿井核心通信网的 “主干线”。
2. 矿用移动光缆(MGXTSV 型)—— 适配移动设备的柔性光缆
结构特点:
轻量化设计:采用细径松套管和柔性护套(如聚氨酯),重量比固定光缆轻 30% 以上;
高柔韧性:加强芯采用细钢丝或芳纶,可反复弯曲(弯曲半径≥10 倍光缆直径),耐扭转;
耐磨护套:外层添加耐磨颗粒,抵抗与设备、地面的摩擦(如随采煤机、掘进机移动时的拖拽)。
核心优势:
可跟随移动设备(如采煤机、刮板输送机)动态布线,不易因弯折、拖拽断裂;
同样具备阻燃、防水性,符合井下移动场景的安全要求。
适用场景:井下移动设备通信(如采煤工作面的设备监控、移动基站连接),是 “动态通信链路” 的关键。
3. 矿用铠装光缆(MGTS33 型)—— 极端环境的重型防护光缆
结构特点:在阻燃护套外增加一层钢带或钢丝铠装层(如双钢带纵包),形成 “双重防护”。
核心优势:
抗碾压、抗冲击能力极强(可承受 5000N 以上压力),能抵御顶板碎石坠落、设备碾压;
铠装层兼具防潮、防腐蚀作用,适合高风险区域(如掘进工作面、淋水严重的巷道)。
适用场景:井下高危区域(如采空区边缘、破碎顶板巷道)或需要长期埋地(如穿过煤层、岩层的预埋线路)。
4. 矿用应急光缆 —— 临时抢险的快速部署光缆
结构特点:超轻便(单盘重量≤10kg)、可快速接头(配备预制连接器),护套采用高弹性材料(耐反复折叠)。
核心优势:
无需复杂工具即可敷设(如人工拖拽、悬挂),适合矿井突发故障(如光缆断裂)时的临时通信恢复;
短时耐受高温和冲击,满足应急场景需求。
适用场景:矿井抢险救灾、临时工作面通信,或作为固定光缆的备用线路。